10多年间,90后小伙儿靠着一股勤劳劲儿,从最开始的二三十只羊,发展成为如今拥有500多只绒山羊的驰名牧羊人。刚刚而立之年的罗柏龙用养殖业托起了自己的幸福梦。
“90后”牧羊人
在开原市靠山镇柴河堡村,走到村西头,联排的羊舍便出现在眼前。养殖户罗柏龙正在准备喂羊的草料,“500多只羊,吃得多,得把明天的草料提前准备出来。”罗柏龙一边说着,手里的工作也一刻未停。最近几天,罗柏龙格外地紧张,时不时就得到羊舍转上一圈。“有好几只母羊要下崽儿,得随时看着点。”他说,羊舍里有个专门放母羊和羊羔的地方,一旦生羊羔了,就得赶紧给它们“搬家”,方便照顾。
(资料图片)
用罗柏龙的话说,每天,他的工作就是围着这些山羊转。早上起床后,第一件事就是要到羊舍观察一圈,“看看羊有没有出现不舒服的情况,要是有生病的,就得赶紧把药兑好,给羊扎针。”随后,罗柏龙就得赶紧筹备第二天的草料。临近中午,罗柏龙再次把料、水都准备充足,随后便开始收拾羊舍,准备消毒工作。“每天都得把羊放出去溜达一圈。”罗柏龙说,趁着这个档口,他会把草料残余等杂物收拾出去,再给羊舍消毒。等羊回来,他已经把晚上的草料准备完毕。“晚上这顿比较复杂,要在草料里加上一些给羊增加免疫力的、防止生病的饲料。”罗柏龙说,因为羊的数量多,一旦生病就很麻烦,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工作。就算回家前,他还要再检查一圈,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。
自学成了养羊高手
罗柏龙说,今年春节期间,受前期疫情的影响,总体销量有所减少,但也卖出了七十余头羊,收入了七八万元。这一头头绒山羊也让罗柏龙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说起这养羊的经历,罗柏龙告诉记者,他家养羊共有20多年的时间了。最初,罗柏龙的父亲只是零散地养了二三十只山羊,后来,因为不想让罗柏龙到外地打工,父亲又专门买了几只羊让他跟着一起养。
“开始也吃了不少苦。”罗柏龙回忆,因为不会养羊,导致羊病死的情况时有发生。为了提高成活率,他自学养殖技术,一些简单的小毛病,他自己完全可以治好,不仅避免了损失,也降低了养殖成本。在罗柏龙看来,想搞养殖,一定要懂技术,不仅仅是喂养技术,还有针对畜牧的医术,要把它们喂养好,也要把它们的健康照看好,只有自己懂技术,这样才会避免一些大的损失,走得也顺利些。
十几年间,罗柏龙一家不断扩大养殖规模。羊的数量从最初的20多只,发展到现在500多只,品种也由山羊转成了绒山羊。“山羊的繁殖速度快,销售周期短,但是利润不高。”罗柏龙接手后,慢慢将品种换成了绒山羊。绒山羊不仅可以卖羊毛,还可以整羊出售,在利润方面有了改观。“平均一年能收入三四十万吧。”
随着收入增加,罗柏龙一家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,买了车,建了房,小日子也是越来越红火。
带动村民搞起了养殖
近年来,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,柴河堡村“两委”也加大了对罗柏龙的扶持力度。“因为饲料需求量比较大,郝书记会帮着我协调秸秆。”罗柏龙说。
10多年间,罗柏龙从一个毛头小伙,成长为现在的养羊能手。“只要肯付得出辛苦,就一定会有收获。”最近一段时间,罗柏龙又把注意力放在网络平台上,希望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吸引更多的养殖户,既可以跟养殖户进行交流,也可以扩大宣传力度,从而扩展更多的销售渠道。
如今,在罗柏龙的带动下,村内不少村民也纷纷试水养殖业。“我感觉养殖业很适合老百姓去做,做得好的,一年挣个几万块钱是不成问题的。”罗柏龙说,近年来,国家出台了不少利好养殖业的政策,让他的养殖规模不断壮大,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,“我希望养2000到3000只羊,把养殖做成流水线。”罗柏龙说。
谈及下一步打算,罗柏龙表示,眼下,他正在寻找合适的地点,为扩大养殖规模做好准备。
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▏郑晓丹
编辑 ▏郎欣颖 责任编辑 ▏江鸿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2 热讯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5 911 578@qq.com